看準今天好天氣,把握機會來走走。2月的京都已經不再下雪了,但靠山的大原還是可以看到
一點點的殘雪。(真的只有一點點)
先坐地下鐵到國際會館站後再轉搭公車到大原。因為是假日所以就早點出門避開人潮。
從大原公車站走到三千院大概還有6百多公尺,雖然兩邊有賣店,但時間尚早還沒完全準備好,
所以就直衝三千院吧。(一路上坡...)
雖然這裡下雪的時候可能更漂亮,但太冷了而且行動不便我覺得現在來也不錯啦。
而且今天久違的有回暖一些,雖然手還是有點凍...。
三千院,參觀費用¥700。
還有一點積雪的聚碧園,可以從客殿的廊下觀賞這個池泉式庭園,據說是江戶時代的茶人
金森宗和所修築的。
久違的藍天+綠草地上灑了糖粉~
供奉國寶"阿彌陀三尊"的往生極樂院。在天花板上繪有飄揚在極樂淨土裡的天女和菩薩。
現在肉眼已經看不太清楚,但在展示館(圓融藏)裡有復原的版本可以觀看。
境內中央的池塘,池水結成冰我還是頭一次看到,我還去敲一敲真的硬梆梆。
休息處,在這裡喝了一杯しそ茶,居然是鹹的!!(後來發現是有加鹽巴...),蠻好喝的。
而且我一進去阿姨就直接問是台灣人嗎XDDD 後來又請我喝一杯綠茶~
雖然不買有點不好意思但有點小貴(好像¥900以上) 於是就默默離開了。
觀音堂。左手邊那間小房子裡面擺放了很多結緣的小型觀音像。
朱雀門,這要離開境內走到外面才拍的到。
三千院境內比想像中大,慢慢看也花了一個多小時。
出了門口往右手邊往下走過了橋還有兩三個寺院可以參觀。
實光院,參觀費¥700,但行程沒安排這所以就略過。
之後再往回走,然後在叉路的地方繼續往上走,會有一個名為"音無の滝"的瀑布。
不知為何我就想去看看,然後就一個人踏上未知的山路了。
看指示應該是不會很遠,實際上也真的還好,但因為是上坡,然後雪開始融地有點濕,偶爾還要
小心上面的樹會滴融雪下來,所以走得很慢。大概走10幾分鐘左右會到。
然後一路上都沒人!!!只有我一個,是說這時出現什麼動物我也不覺得奇怪了。
終於到了,名勝"一の滝"。好小一個,哈哈哈。但至少有水在流~
途中經過的"勝手神社"。
看完瀑布就沿原路走回公車站。是說沿途的店也沒特別逛,就迅速的下山。
大原這裡的しば漬け很有名,其中一家的冰涼小黃瓜看板&大原女基本造型。
(是說這種天氣我一點也不想吃冷吱吱的小黃瓜阿!!!給我薑湯比較實在)
走回公車站後,在往另一邊繼續前進,大概走1公里多就會到寂光院。
沿途就是民房和田,還有無人公園。
然後因為今天氣溫回升,越走越熱,第一次在冬天有想把外套脫掉的想法。
寂光院入口,參觀費¥600。
寂光院是聖德太子為了憑弔父親用明天皇而創建的,供奉的本尊"六萬體地藏尊"據傳也是太子製作的。
而寂光院歷代都是由女性擔任住職,初代的玉照姬是太子的乳母,二代的阿波內侍是建礼門院的侍女,
而三代就是建礼門院,她是平清盛的女兒,也是安德天皇的母親,在壇之浦平家滅亡之後她為了弔念
平家和安德天皇,在這裡度過了餘生。
寂光院在2000年時遭人縱火,本堂幾乎完全被燒毀,本尊地藏菩薩立像也被燒黑,但所幸像內所放置的
3千尊小地藏菩薩倖免於難,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些。而火災後的寂光院,在05年又重新建造完成,
雖然現在本堂裡看到的都是後來重新製作的,但仍不損其在歷史文化上的意義。
(犯人沒找到,事件也就這樣過了公訴期)
參觀完寂光院,大原地區的行程也告一段落,回程時在三宅八幡下了車,走了一小段路到了這個
"三宅八幡宮"。(是說沿途沒指標都不知道要走多久)
八幡宮的神使是鳩(就是鴿子啦),所以可以看到鳥居兩邊是鴿子不是狛犬。
石燈籠上也擺了很多色彩繽紛的鴿子。(雖然有些已經斑駁)
接下來又繼續搭上公車,前往下一站"赤山禪院"。
在修學院離宮道下車後往修學院離宮方向走,也是要走1公里多,而且又有點緩上坡,
老實說到這時已經有點累了。所以看到入口時真是開心...。
赤山禪院是延曆寺的塔頭,本尊赤山大明神是陰陽道的祖神,守護著京都御所的表鬼門。
如同御所在東北角設置了猿ヶ辻,這裡在拜殿的屋頂上也設置了去除邪氣的"猿",另外也為了防止牠
夜晚出來惡作劇,所以讓牠關在籠子裡。
七福神之一的福祿壽。
不動堂。一直覺得右邊被包起來的樹很像薑XDDD。
境內的"正念珠"和"還念珠"。是密教的一種思想。
首先想著心裡的願望通過第一個珠數,然後在參拜時心裡持續地想著。
最後在通過還念珠時,要有因為心願很重要,自己會努力地來達成心願,
也希望可以得到佛祖的加持和庇佑。(就是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啦)
參拜完赤山禪院後就又再往回走,搭上公車前往今天的最後一站"松ヶ崎大黒天"。
話說以前也來過這。
大黑天是印度教中的一位神。而日本的大黑天是從密教傳來的,也是七福神之一,是掌管財福的神,
所以可以看到日本的大黑天都是背著米袋手裡拿著小槌子。
松ヶ崎大黒天剛好就在五山送火"法"字的下方。
是說今天又走了不少路,雖然腳有點累,但又完成了一個行程。